2013年下半年补偿器企业需灵活调整发展空间及方向
补偿器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也有几十年了,产品也更加成熟,技术水平也到了炉火纯清的地步。目前补偿器产品在我国进入了一个相当乐观的发展阶段,目前已经成为了亚洲地区*大的补偿器铸件加工中心,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度。但需要谨慎,切不可过度的乐观,要认清发展的趋势和方向。目前补偿器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如下:
**、在补偿器工艺水平上处于落后,生产原料浪费巨大;据统计,2012年我国补偿器总产量为300万吨,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,以平均每年10.9%的速度增加。然而,由于受铸造工艺水平的限制,铸钢、铸铁等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浪费很大。我国的补偿器铸件企业多存在规模小、产业集中度低、产品结构不合理、自主**能力弱、装备和工艺落后等缺点,而且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污染、低效率、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凸显。在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大环境下,落后的工艺不利于我国补偿器业节约成本、也不利于我国补偿器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、更不利于补偿器业长期发展。
**、目前制造业回升缓慢;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.6%,较5月份上升0.4个百分点,且该指数*近三个月稳步小幅回升,显示出国内经济触底回升,然而当前值得关注的是,小企业目前经营仍无起色,其PMI指数自4月份以来一直处在50%荣枯线以下,6月不升反降。整体来看,制造业当前的回暖基础不稳固,补偿器铸件业是制造业当中的一个分支,大环境影响着该行业的相对进程。
第三、政策面预期有限;国家对2013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如何定调,有待关注。
在补偿器产业发展过程中,节能减排、货币宽松等国家政策对该产业有着显著的影响,补偿器铸件企业的发展需多关注铸造业的变化,并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灵活调整。在政策面预期有限情况下,2013年下半年补偿器铸件业的发展或呈现谨慎乐观的状态。当前国际经济形式复杂,资本面债务危机愈演愈烈,我国钢铁、金属制品出口形式严峻,如果补偿器铸件业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,内需的拉动是必然的。但当前国内需求面处于低位,后续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。